无障碍阅读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336国道店塔至张板崖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索引号: ZDDBG217951 发文字号: 陕交函〔2016〕68号
发布机构: 厅建设处 公文时效: 有效
名称: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336国道店塔至张板崖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主题分类: 陕交函文件 发布日期: 2016-05-05

省公路局:

你局《关于336国道神木店塔至张板崖公路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的请示》(陕公路字〔2015〕189号)和初步设计及概算文件均收悉。根据省发改委《关于316国道关庙至建民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陕发改基础〔2015〕1681号)确定的本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总投资,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336国道店塔至张板崖公路起于神木县店塔镇高石崖塔,与336国道相接,止于神木镇张板崖,与既有337国道相接,路线全长32.21公里,同步建设店塔、二堂互通式立交2处。

(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1/3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其他各项技术指标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二、路线

路线起自高石崖塔,设店塔互通式立交与338国道相接,向南设新线经东沟、邱家峁、草地沟、五泵房、大沙坬至永兴沟二堂村,再经孟家沟、阳崖沟、吴庄、圈马山,止于张板崖与既有337国道相接。路线走向及方案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原则同意其设计。

(一)初步设计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征地拆迁、施工条件、工程规模及投资等因素,对2段9.6公里路线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路线方案。

(二)路线平、纵面技术指标及平、纵配合基本合理。下阶段应根据地勘资料,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进一步优化平、纵面设计,合理控制工程规模,节省工程投资。

1. K5+900、K7+800、K10+000、K21+200、K23+500、K25+000、K28+360等深挖路段,应进一步优化路线平纵面设计,减少路基高边坡长度及高度。

2. 野雀峁沟至永兴沟段(K14+600~K16+200),应研究优化路线左移方案,以减少路基挖方,保证与高压铁塔的安全距离。

3. 应根据邱家峁、千寨畔、圈马山隧道进出口地质详勘工作,进一步优化洞口段平纵面线位,避免隧道洞口浅埋、偏压。

4. K24+420~K24+900两处石质挖方路堑应与短隧道方案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择优推荐。

5. 应根据K31+500~K32+205段重载交通情况,研究沿既有窟野河大桥西侧设新线加宽桥梁的路线方案。

6. 应进一步优化分离式隧道段路线方案,分离式隧道净距应满足《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C D70-2004)规定要求,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时,应满足《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C/T D70-2010)规定要求。

三、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形式、组成参数和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下阶段应做好下列工作:

1. 路堑高边坡应补充完善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地层结构分段、分级拟定坡型、坡率,按照“一坡一图”要求进行专项设计,补充边坡开挖后工况安全稳定性验算。 

2. 应加强全线湿软地基等特殊路基的地质勘察工作,合理拟定治理方案,优化桥涵台背、路基高填方等地基处治方案,确保路基稳定。

3. 应加强沿线筑路材料调查,在材料参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当地砂、石料,降低工程造价。

4. 全线弃方较多,应优化弃土场设计,将弃方与造地相结合,完善相关排水、防护、植被恢复及复耕设计,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二) 原则同意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及路面组合设计,重载交通方向进行分幅设计方案。 

右幅(店塔至张板崖方向)路面面层结构厚度20厘米;即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BS AC-13)上面层,6厘米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BS AC-20)中面层,10厘米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下面层。

左幅(张板崖至店塔方向)路面面层结构厚度10厘米;即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BS AC-13)上面层,6厘米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BS AC-20)下面层。

隧道路面面层结构采用26厘米水泥混凝土。

下阶段应根据交通量组成和车型,进一步验算路面基层、底基层厚度,合理确定结构组成。

(三)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高填、深挖、桥台、隧道洞口,以及弃土场综合排水系统方案设计,确保排水顺畅。

四、桥梁工程

全线共设桥梁5729米/25座(全幅,下同),其中,大桥5533米/21座、中桥196米/4座,桥梁占路线总长的18%。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桥型及桥孔布设方案。

(一) K5+100草地沟、K24+070四支河、K27+235大井沟等大桥主跨采用5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其余大中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30、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薄壁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原则同意 K31+838张板崖大桥利用既有桥梁作为左半幅,新建右幅桥梁上部结构采用与既有桥梁相同的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阶段应补充既有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和检测评定报告,优化加固利用方案,确保结构安全。

(三)应进一步完善全线水文资料及计算成果,合理确定桥梁墩台基础埋置深度,做好墩台防冲刷设计;并根据地勘资料进一步优化桩基长度,适当归并桥墩桩、柱直径,完善桥头排水设计,做好墩台岸坡防护。

五、隧道工程

全线设隧道6223米/8座(双洞,下同),其中,长隧道3314米/2座、中隧道2144米/3座、短隧道765米/3座,隧道占路线总长的19%。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隧道布设方案。

(一)隧道建筑限界采用净宽10.25米(0.75米检修道+0.5米左侧侧向宽度+2×3.75米行车道+0.75米右侧侧向宽度+0.75米检修道),净空限界高度5米,衬砌断面内轮廓采用单心圆方案。

(二)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方案,各支护参数应根据隧道地质勘察资料,以及陕北地区已建工程经验综合考虑确定,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三)应进一步优化邱家峁、前红石墕、千寨畔、孟家大沟、王庄、圈马山等隧道洞门设计及进洞方案,并完善洞口边仰坡防护及排水、防冻设施。

(四)下阶段应加强隧址区的综合工程地质勘察和分析工作,进一步细化隧道围岩分级,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五) 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紧急停车带、人行及车行横洞。

(六)邱家峁隧道及王庄隧道采用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式,其余隧道采用自然通风。本项目隧道均采用LED照明灯具拱顶侧偏单排布灯方式。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完善隧道机电相关设计。

六、交叉工程

原则同意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天桥、通道、平交等设计方案,立交选型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基本合理。

(一)互通式立交

全线设店塔、二堂互通式立交2处,采用匝道(被交路)下穿主线的B型单喇叭方案。下阶段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交方案采用下穿主线的B型单喇叭方案,为主线流出接内环小半径曲线,对行车安全不利,应结合实际地形条件,研究优化采用立交型式,解决好行车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2.应根据立交匝道交通量,进一步优化立交设计,合理选用匝道设计车速、线形指标、匝道宽度,有效控制工程规模。

(二)分离式立交

全线设分离式立交2处,K26+536后坡路、K28+682刘火庙路两处被交线上跨主线,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宽度8.5米。

(三)天桥、通道

全线设天桥6座,通道4道。天桥上部结构采用18、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宽度5.5米、7.5米。

(四)平交

全线设平交2处(等级公路)。下阶段应结合主交通流方向研究优化平交方案型式,解决好主流交通冲突点,确保行车安全。

(五)应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补充完善路线上跨神府高速公路,改移府店公路、神杨公路,与陕京天然气管线交叉等相关协议,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原则同意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里程牌、公路界桩、百米牌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下阶段应加强立交、隧道出入口段的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安全。

(二)全线设置一处隧道管理站,并设置必要的隧道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并应做好消防设施的防冻设计。

八、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方案基本合理。下阶段应结合公路沿线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和县城过境的环境特点,分段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并根据环评报告要求,补充完善对沿线声环境、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九、概算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基本符合交通运输部颁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制编制办法》(JTG B06—2007)和《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及我省有关规定。经审查,核定本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为2,553,432,679元。所需资金通过申请国家补助和神木县政府筹措解决。

(一)核定建筑安装工程费2,229,932,322元。

(二)核定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24,543,742元。

(三)核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47,376,347元。

十、其他

请你局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施工图设计批复前办理完成与路线方案有一定影响的民爆公司炸药库安全评价和杨家城遗址保护区、仙家庙遗址、五龙聚小区、垃圾处理站等相关审批手续。

请你局据此批复,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按本批复要求认真优化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防止建设过程人为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补充完善与城镇规划、环保、电力、公路等管理部门的相关协议,确保本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严格项目法人管理和基本建设程序,督促建设单位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严格控制投资,切实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项目由神木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总工期3年(自开工之日起算)。

 

附件:336国道店塔至张板崖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

      审批表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2016年1月27

 


附件

336国道店塔至张板崖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批表

项目

工程或费用名称

报审金额(元)

审批金额(元)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

2,311,635,814

2,229,932,322

临时工程

35,035,059

30,876,130

路基工程

431,391,947

417,973,046

路面工程

151,074,544

145,787,341

桥梁涵洞工程

503,674,693

490,813,336

交叉工程

272,164,977

266,015,439

隧道工程

750,424,490

725,044,320

 

其中隧道机电工程

51,283,686

51,313,000

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

89,958,590

88,375,609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

65,950,636

53,396,574

管理、养护及服务房屋

11,960,876

11,650,526

 

第二部分 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

24,543,742

24,543,742

设备购置费(机电设备)

24,073,549

24,073,549

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

470,193

470,193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85,598,485

174,507,441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47,168,673

43,787,741

建设项目管理费

82,357,829

79,882,213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20,472,534

20,121,209

2

工程监理费

57,790,895

55,748,308

3

设计文件审查费

2,311,636

2,229,932

4

竣(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费

1,782,764

1,782,764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52,569,991

47,376,347

专项评价(估)费

958,000

958,000

联合试运转费

1,155,818

1,114,966

水土保持费

1,388,174

1,388,174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

2,521,778,041

2,428,983,504

 

预备费

126,088,902

121,449,175

 

安全保障费

9,160,000

3,000,000

 

概算总金额

2,657,026,943

2,553,432,679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关闭